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包括启动控制模块、地图数据库模块、优选分析模块、信号增强控制模块,所述启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的启闭,所述地图数据库模块用于获取地形、气象、基站位置信息,所述优选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处地理位置的最佳信号源,所述信号增强控制模块用于实时控制增强天线最佳信号增幅角度,所述启动控制模块与信号增强模块之间电连接,所述地图数据库模块与优选分析模块之间电连接;
所述启动控制模块包括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强度判断模块,所述信号接收单元用于实时接收基站信号,所述信号强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处位置自动接收的信号大小,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与信号强度判断模块之间电连接;
所述地图数据库模块包括基站源获取模块、地形信息模块、实时气象模块,所述基站源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车辆位置获取车辆与基站之间的地理位置,所述地形信息模块用于根据车辆位置获取车辆与基站之间的地形状况,所述实时气象模块用于根据车辆位置获取与车辆与基站之间的气象状况,地图数据库模块与基站源获取模块、地形信息模块、实时气象模块之间电连接;
所述优选分析模块包括定位单元、信号强度计算模块,所述定位单元用于在出行过程中实时定位车辆地理位置,所述信号强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车辆位置以及车辆与基站之间的条件因素提前测算出最优信号源,所述信号强度计算模块与地图数据库模块之间电连接,所述定位单元与地图数据库模块之间电连接;
所述信号增强控制模块包括预处理时间模块、信号接收调整单元,所述预处理时间模块用于根据优选信号源,计算信号接收调整单元进行处理的时间,所述信号接收调整单元用于在车辆到达预测位置时调整天线朝向,所述预处理时间模块与信号接收调整模块之间电连接;
所述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车辆行驶过程中,启动信号强度判断模块,实时接收信号接收单元传输的信号强度数据,以信号最低阈值M为判断基准,触发电信号至启动控制模块;
步骤S2:启动控制模块收到触发电信号后,控制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启动;
步骤S3:定位单元实时定位车辆地理位置,通过地图数据库模块定位距离车辆前X千米处预测点A;
步骤S4:调用A点处方圆N千米范围内基站 ,位置、地形、气象信息,将上述信息传输至优选分析模块;
步骤S5:优选分析模块分析数据得出最优信号源 ,并将数据发送至信号增强控制模块;
步骤S6:信号增强控制模块收到数据,测算信号接收调整单元需要转动的角度值 ,结合车辆行驶平均速度 ,测算出到达预测位置A的时间值 ;
步骤S7:信号接收调整单元按分析结果进行调整;
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收到开启的信息后,优选分析模块中定位单元获取车辆位置信息,获取预测点A与基站之间距离 ,平均车速 ,计算到达预测位置A的时间值 ;
步骤S42:获取预测位置与基站之间的山脉地形高度为 ,山脉宽度为 ;
步骤S43:获取预测位置与基站之间的降雨情况,平均降雨量 ,信号传输路线上降雨所占长度 ;
所述步骤S5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优选分析模块收到数据后,测算阻碍因子 ,比较阻碍因子大小选出最优信号源;
步骤S52:根据最优信号源计算指向预测最优信号源的角度 ,结合角度调整速度计算天线调整角度所用的时间值 ,从而得出在 时间值后进行调整;
所述步骤S51中阻碍因子 的测算方法为:
步骤S511:计算车辆到达预测位置的时间 , ,式中X为车辆行驶时预测距离,V为车辆平均速度;
步骤S512:计算距离对信号的干扰U, ,
式中 ,为测量点A与周围基站间的距离,k为0至1之间常数;
步骤S513:计算地形对信号的干扰公式W, ,式中 ,为预测点A与基站之间的山脉地形高度,为山脉宽度, , 越大,地形对信号干扰越大;
步骤S514:计算降雨对信号的干扰公式E, ,式中 ,为预测点A与基站之间的平均降雨量,
为信号传输路线上降雨距离, 在 上占比越小,降雨对信号影响越小; 对信号干扰亦成正比;
步骤S515:综合考虑上述分式的情况,得出阻碍因子的计算公式 ,;
所述步骤S6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建立预测点直角坐标系,将指向预测最优信号源的角度确定为 ,指向预测最优信号源上一个基站的角度确定为 ;
步骤S62:需要转动角度的计算公式为 ,天线调整角度所用的时间的计算公式为 ,
式中 为需要转动的角度值,转动范围越大,值越大; 为角度转动速度,信号接收单元的天线调整速度为 ;
步骤S63,将预处理时间传输给信号接收调整单元,在 时间值后处理, 的计算公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