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岩质边坡生态加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a.清理碎石:清理岩质边坡侧壁岩石上的碎石;
b.准备测量工具:准备尺寸带、重锤线以及角度尺;
c.坡度测量:将尺寸带从岩质边坡顶部往岩质边坡底部拉直,且保持尺寸带与边坡的延伸方向垂直,使得尺寸带的长度方向与边坡的倾斜方向平行,然后使用重锤线并与尺寸带相交,最后使用角度尺测量重锤线与尺寸带的夹角,重锤线与尺寸带夹角的余角即为岩质边坡的坡度,而尺寸带的长度即为岩质边坡的倾斜边长度;
d.预制边坡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由水泥凝结预制而成的基座(1)、根据岩质边坡长度制成的防护隔板(2)以及种植架(3),所述防护隔板(2)一端设置于所述基座(1)内并与基座(1)凝结固定,所述防护隔板(2)以及所述基座(1)设有多组,且所述防护隔板(2)上设有固定灌泥管(21);所述种植架(3)分别与多个防护隔板(2)焊接固定;
e.地基槽开挖:使用挖掘机等工具在岩质边坡底部开挖所述地基槽,地基槽沿岩质边坡的长度方向延伸;
f.加固槽钻孔:在岩质边坡上选取合适位置并使用钻孔工具打孔,加固槽的钻孔位置选取在岩质边坡岩石的上倾斜面;
g.加固组件施工:将基座(1)、防护隔板(2)以及种植架(3)运输至防护隔板(2)坡处,基座(1)吊放至地基槽内并浇筑固定,防护隔板(2)贴合岩质边坡的坡度倾斜设置,且多组基座(1)以及防护隔板(2)沿岩质边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此时固定灌泥管(21)端部置于加固槽内,通过固定灌泥管(21)往加固槽内灌注水泥,然后在防护隔板(2)与岩质边坡之间灌注水泥,最后在种植架(3)与岩质边坡之间设置种植土并栽种植被;
h.植被养护:定期维护栽种的植被,防止种植土发生水土流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生态加固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e中,地基槽包括开设于岩质边坡底部地面上的主槽(41)以及开设于所述主槽(41)内底壁上的副槽(42),所述主槽(41)沿岩质边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副槽(42)设有多处,多处副槽(42)沿所述主槽(4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基座(1)包括水泥墩(11)、固定于所述水泥墩(11)底部并与之一体成型的水泥桩(12)、固定于所述水泥桩(12)底部的钢筋笼(13)以及固定于所述水泥桩(12)之间的连接柱(14);所述水泥墩(11)上表面开设有贯穿至水泥桩(12)底面的灌注孔(111);在步骤g中,将水泥墩(11)吊放至所述主槽(41)所在处的地面上,水泥桩(12)以及连接柱(14)设置于所述主槽(41)内,钢筋笼(13)设置于副槽(42)内,然后通过所述灌注孔(111)朝向副槽(42)内灌注水泥,最后在主槽(41)内灌注水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生态加固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f中,选取钻孔加固槽的岩石倾斜面倾斜度与岩质边坡的坡度之间的角度差小于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生态加固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f中,加固槽的开口呈等边三角形,且加固槽开口的两处夹角设置于下侧,一处夹角设置于上侧;所述固定灌泥管(21)穿过所述防护隔板(2)并与防护隔板(2)固定,且所述固定灌泥管(21)靠近岩质边坡的一端设置于加固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生态加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灌泥管(21)设置于加固槽内的端部固定有导向半管(211),所述导向半管(211)的内壁朝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生态加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防护隔板(2)远离岩质边坡的表面固定有与所述防护隔板(2)靠近岩质边坡的表面连通的灌注口(22),所述灌注口(22)设置于所述固定灌泥管(21)上部;在步骤g中,在防护隔板(2)与岩质边坡之间灌注的水泥中混合石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生态加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防护隔板(2)两侧固定有压泥边带(23),所述压泥边带(23)一侧边缘与所述防护隔板(2)的侧边固定,另一侧固定有用于与岩质边坡坡面固定的销钉(2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生态加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种植架(3)包括固定于所述防护隔板(2)之间的连接杆(31)以及固定于所述连接杆(31)上的种植板(33),所述种植板(33)倾斜设置并与岩质边坡形成夹角;在步骤g中,种植土设置于所述种植板(33)与岩质边坡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生态加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种植板(33)与岩质边坡之间底部铺设有塑胶皮,塑胶皮上浇筑混凝土形成种植层,种植土设置于种植层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岩质边坡生态加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种植板(33)底部开设有与种植土连通的透气孔(331),所述透气孔(331)远离种植土的开口高于其靠近种植土的开口。